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咨询难道就不能是“免费”的吗?

段霄丽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2022-10-20


南怀瑾在《列子臆说》的“小心为善”一节中提到一个故事。


古代出嫁以前,需要请妈妈训话。


有一个人家嫁女儿,她的母亲说,没有别的话讲,你到了这一家做媳妇,不要做好事。


这一句话好严重。


女儿一听,你叫我不要做好事,那我专做坏事吗?


这个母亲就骂她,好事都不做,坏事哪里可以做啊!

 

不知道你读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呢?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奇葩的妈。


南怀瑾认为,这个故事来源于杨朱哲学,演变于中国的道家思想。

他在文中强调,杨朱哲学的结论之一---“故君子必慎为善”。

  

2017年6月22日,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发生大火。


大火导致了一位年轻母亲和三名孩子死亡,而涉嫌纵火的是他们雇请的保姆。


这一幕“我为你雪中送炭,你让我家破人亡”,令人心寒彻骨的惨剧震惊了公众。


也让人无法理解,我对你如此照顾,你为何残忍待我?


人性到底有多恶?

 

刚刚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自工作开始,为哥哥和嫂子买房,赡养家庭。


即便如此,在父亲病危时,依然无法取得哥哥和家人的支持,反而被哥哥告上法庭。


啃老族的哥嫂,让樊胜美长期地陷入亲情和经济的困扰之中。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要求自己不作恶,但要多行善。


《列子臆说》中这位奇葩的妈妈却告诉女儿,到了婆家,千万不要做好事,更不能做坏事。


我不禁感叹中国的古人深谙人性,对人性拿捏的准确。


他们也很早用“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的俗语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网上曾经有个笑话说:

 

一个男人在上班的路上每天都会施舍一个乞丐,一开始施舍十块,乞丐很高兴。


后来这个人结婚了,就施舍五块,乞丐不悦。


再后来这个人有了孩子,每天给乞丐的钱就降到了两块。


乞丐生气了,终于忍不住拉着他问:


“为什么你一开始给我十块,后来五块,再后来就只有两块了?”


这人说:

“开始我是单身,所以给多一点,后来我有老婆和孩子了,要供房子又要买奶粉,所以就减少了。”


乞丐一听很生气:

“你怎么可以将我的钱拿去养你的老婆和孩子?”

 

当一个人第一次被帮助时,他会对助人者心存感激。


第二次,他的感恩心会淡化。


如此多次以后,他有可能就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应该为他做的。


甚至当没有了这种帮助时,他可能还会对助人者心存怨恨。


如果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也可以说是感恩的边际效应逐次在弱化。 


如果用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也许还有更多。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曾经参与过的2个社会公益项目。

 

自2004年开始,我一直都在参与和教授一个公益的创业课程。


这个课程当时在北京面对社会低收入人士开放,被《北京青年报》称做迷你版的MBA。


这个课程是非盈利的,但我们依然面对学习者收费,参加校友活动也依然要求缴费。

 

虽然这些费用只是活动成本的一小部分。


但对于活动设计者的我们来说,缴费的行为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要投入活动的承诺。


对于参与者来说,缴费意味着自己保留了对课程的期待和要求的权利。

 

有时候,金钱会起到金钱之外的作用。


参加这个课程,不能缺勤2次,否则没有证书。


让我和同事特别欣慰地是,很多校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连续3-4个月,会准时来参加课程,很少有没有结业的。


一个48小时的课程结束之后,时隔3-4年,他们依然愿意来参加我们举办的校友活动。

 

我想,这些校友也许更愿意认为参与这些活动时,他因为自己的投入而有了参与感,也不必为了接受我们的好意而愧疚。


也是因为有了这份彼此的承诺和尊重,项目组和校友有幸建立起长期的双赢关系。


2011年,我曾经和就职集团的同事一起下到陕北的一个学校里举行助学公益活动。


一天晚上,我的一位同事被一个13岁上初中的孩子拉住。


这个孩子在我的同事面前声嘶力竭地哭号着,


“把我带走吧,我为什么会生在这里?我怎么就活的这么苦啊!你们为什么要来呀?把我带到北京吧,我不想在这里呆着了。”

 

在寂静的大山里,这个孩子的哭成和呐喊刺破了夜空,当时的我被惊呆了。

 

当我们带着帮助人的心态兴冲冲地奔赴受助人的时候,我们也许只是在忙着展示自己的公益爱心。


可曾想过,我们的行动本身,不仅可以激起一个人的兴奋、好奇,也可能会激起一个人内心更多的东西,比如卑微、无能、自卑、愧疚或者羞耻。 

 

同样是公益行为:一个在设计时,尊重受益人的尊严,收取受益人可以承担的费用,一个把受益人当作需要帮助的人,免费献爱心。 

 

我更喜欢前一个项目。


因为,那个项目,一直让我觉得,我和校友是一起成长的,我们相互投入,彼此承诺,一起进步。


而第二个项目,会让我去想,我们像一阵风一样来了又走了,那个小姑娘被激起的强烈情感,有谁会理会呢?

 

当我们向社会行善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接受别人的善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接受别人的善行,也许意味着自己要承认自己比别人无能、懦弱和卑微。

 

对人频频行善,也许潜意识在表达着对自己无能的投射,对对方能力的否认。


或者期待着自己占领更高的道德高地,在双方的关系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或者控制权。

 

如果我们的行为,让人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无能和自卑,也就无异于激起了被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敌意和仇恨。


心理咨询是一件助人的事情,又是一件需要建立长期关系的事情。


佛洛依德本人也曾经免费接待过来访者,但效果都不好,所以,他从疗效的角度认为,心理治疗不适于公费或者免费。

 

如果没有收费,也就意味着,咨询师天然地站在了一个专业和道德的高地上,来访者不得不把自己放在请求帮助,要求施舍的卑微的位置上。


无法想象,这样的关系可以持续几次?


当来访者把自己的隐私告诉咨询师之后,他会怎么看待咨询师呢?

他会担心咨询师会泄密吗?

即便咨询师承诺不会泄密,来访者会相信吗?


因为没有付费,也就意味着没有建立法律可以约束的工作关系。

 

那接下来,来访者还愿意继续和咨询师工作吗?


来访者体验到的已经是不安全的所在了,也就是,来访者需要在一个自己无法约束的人,占据更高社会道德舆论高地的人面前暴露个人隐私,把自己置于了一种彻底的无力和无助的被动境地。

 

所以,来访者有尊严地与咨询师平等地探讨个人的问题,安全地体验,把咨询室当作内心安全的港湾,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

 

事实上,心理咨询是建立在金钱关系的基础上的助人行为。


来访者购买服务,心理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专业帮助。


在现实的层面上,咨询师与来访者不存在施舍和恩情,来访者不需要在咨询师面前表达感谢,可以保有尊严地和咨询师一起探讨自己的内在。

 

 谈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钱多钱少也会激起人们很多复杂的情感。


但至少有一样,付费可以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实现资源的平等交换,这也是来访者能真实做自己的基础。

 

精神分析大师们也早已洞悉到了人性的这一点。

他们也相信,来访者和社会上其他的人一样有能力担负得起自己的生活,将收费作为咨询工作的设置。


因为他们更懂得,没有专业支撑的自以为是的善良,会和心理咨询伦理真正要求的善行背道而驰。

 

所以,让我们先建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吧。


在这个平等的关系基础上,你保有你的尊严,我自食其力地过生活。

 

然后我们在工作中安全地去建立一段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当你有意愿走出这段关系,有力量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实践的时候,我们两不相欠,互道珍重,相忘于江湖。

更可以与我们这面“情感镜子”建立起真正信任与亲密!


预约请联系渔歌轻飏小助手




六月主题文章:

细数咨询师成长路上的那些“坑” || 新手心理咨询师同伴支持小组招募


湿生叶,干生根 ——关于交际与独处


看到孩子,也看到自己


“足够好的妈妈”“抱持”“无法思考的焦虑”,这些你曾经有过吗?


不必浪费时间去改造别人,你是你理想的载体


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